zi.jpg

  突然想写个小结,也算给上两段从业经历画一个句号。我的从业经历大致分为5个阶段,但这里我想总结的是后来的这3个阶段,文字(6年)→ 数据(2年)→ 文字(1年),不知不觉9年时间过去了,现在回想还历历在目。每次的角色的转变,都在挑战自己,我的内职业生涯总是比外职业生涯缺那么一小块,一直是外职业生涯拉着内职业生涯在前进,这也是让我常常感到身心疲惫的最主要原因。

  说实话,我是贪图安逸的类型,喜欢宁静、平淡的日子,但往往事与愿违,命运总是在不经意间而改变,变得离本源越来越远,当发现时,已经是骑虎难下。回想当初起步时的情景,那就是“亚历山大”式的崩溃,都不知当时是怎么熬过来的,学艺术的我,竟然让我从文,实实在在的短板啊。幸运的是,那时候网络已经很发达,在这里我真的要感谢度娘,承蒙度娘长期以来的关照,是她一次又一次的拯救了我。让我能够在悄然无声的夜里,取众家之长为己用,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。

  慢慢的,我开始习惯这种节奏,但本心却依然没有改变,每天坚持违心的“混日子”,其实当时“头三脚”踢的还不错,几次大型活动下来,成绩还都算可以。说到这,又想起了好多朋友,当时真的是应了那句话,朋友多了路好走。不仅给我扶上马,还要在送一程。就这样,越走越远。

  斗转星移、日月变迁,转眼就是6年。在这6年里,我从男孩蜕变成了男人,目送了一代新人换旧人。我告别了每天码字的日子,变成了每天与数字“玩命”,从之前的四线作战升级到十一线齐发,“CPU”瞬间趴窝,不是宕机就是蓝屏,内职业生涯又一次拖了后腿。这次感觉比6年前还惨烈,彻底告别了正点回家的待遇,更不存在忙里偷闲的情况,毫不夸张的说,每天顾不上喝水和去厕所,这也是这里荒草遍地的最直接原因,精力完全透支。

  数据和文字的最大区别就是准确性,错一个数字的后果远远超过了一个错别字,而且有些错误是不可逆的,这让我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提心吊胆的“混日子”。

  这2年里,工作上经历了很多,但更多的是生活上的变故。这都怪时间这把杀猪刀,刀刀催然老。些许无奈,些许茫然,让我几度质疑自己的人生。这么玩命为了什么,如果哪一天我真的趴在键盘上长眠,有谁会记得我来过。感谢上天眷顾,让我给这“提心吊胆”的2年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,也让我的外职业生涯又前进了一大步。

  最近的这1年,虽然又一次回到了“原点”,面对全新的领域虽然难熬,但我经历了8年的“抗战”,早已经不是当初的“小鲜肉”。幸运的是让我顺利的度过了半年的过渡期,如果下半年的节目都放在上半年,那我铁定又崩溃了。这次的转变,可以说比8年前那次还突然,可以说是从一次不经意的“邂逅”开始,但也仅仅是开始而已,因为中间没有过程,直接跳到现在的结果。就是现在说起来,我还是一脸懵逼。

  重操旧业靠点谱,旧梦重圆肯定不沾边,因为我贪图安逸啊。今天码子算是告一段落,突然感慨颇多,突然兴起想看一下这段时间码了多少字,后来就出现了这篇文字。写完才发现好像不是小结,更像是在吐槽,将9年来的不甘,化作黄河之水,一去不复返了。

最后修改:2020 年 01 月 09 日
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,请随意赞赏